龚培山 Gong Peishan
龚培山出生于1929年,学生时代起就酷爱篮球运动,上世纪50年代代表北京队、华北队等队参加国内篮球赛事。
1959年起担任篮球裁判员,同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国家级裁判,1981年获篮球国际级裁判证书。
1983年,龚培山赴加拿大蒙特利尔观摩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。1985年,他作为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男篮教练,率队参加了在日本神户举行的第1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。两次参与大运会的经历对龚培山触动很大,他希望创办一个“真正属于大学生自己的联赛”。1985年,全国十几所高校联合成立中国大学生篮球联合会,推举龚培山为秘书长。
1996年,龚培山提出了“发展高校篮球,培养篮球人才”的口号,成为CUBA赛事的创始人之一。两年后,CUBA正式扬帆启程。从创建之初,CUBA便致力于培养高校自己的篮球队员。
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,成为中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,龚培山先生对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1996年,我国篮球裁判界的老前辈、前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党支部书记龚培山已经67岁,可是他还不想就此颐养天年,因为他有一个心愿未了——他还没有亲眼见证一个NCAA模式的大学生篮球联赛诞生,这个心愿,已经在他心里装了13年。
1996年6月6日,以龚培山为代表的60多位体育、教育和新闻系统的专家展开座谈会(即“六·六座谈会”),正式探讨成立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(目前简称已更名为CUBAL,为了方便叙述,本文仍称其为CUBA)的可行性,大家发言踊跃,纷纷建言献策。诸位大咖的力挺,坚定了大学篮球人的信心。同时,龚培山先生遇到曾是浙江大学篮球队长的青年企业家张宁飞先生,结为忘年之交,共同创立CUBA联赛品牌。张宁飞的恒华公司为CUBA提供了资金保障。
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筹办,1997年11月28日,CUBA组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香港厅举行成立大会。次年3月19日,CUBA在中央电视台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,CUBA正式诞生。
CUBA的出现,为中国篮球的发展,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。同时,也意味着大学篮球的发展,从自发走向了自觉,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。
据统计,首届CUBA有617支来自26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的球队参赛,比赛总场次达到2440场。在甘肃,沉寂六年之久的高校篮坛重开战幕;在贵州,七年来不组织高校篮球联赛的历史从此终结;CUBA的影响力甚至辐射到高中赛场,在杭州,高中篮球队的数量猛增数十支……校园篮球的春天来了。
首届CUBA与现在相比区别很大。它是以自然年为时间单位,而非学年。它分为南、北两大分区,分区赛在暑假举行。此外,它还分A、B级,B级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CUBA,它从创建之初就立下一条沿用至今的铁则:坚决不允许专业运动员参赛。而A级则允许专业运动员参赛,这是两个级别的本质区别。只不过,A、B级和南、北分区只搞了这一届,从第2届开始,CUBA确立了四大分区,并构建了基层赛、分区赛、全国赛的赛事架构。同时,组织篮球裁判员训练班,鼓励高校师生参加,培养高水平裁判员。
CUBA从一开始,就拥有清晰的愿景和使命。龚培山希望,CUBA能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还给运动员,也把成为运动员的权利还给大学生。同时,他还旗帜鲜明地提出“培养五种人”,运动员、教练员、裁判员、赛事管理者和组织者、球迷。“它不只是一个篮球联赛,它是一个播种机。”龚培山好友、《北京晚报》资深记者孙保生说。
经过24年发展,如今的CUBA拥有三个级别的联赛,球队总量超过千支,且影响力仍在逐年攀升。刚刚过去的第24届联赛,从6月宣布复赛至总决赛前夜,CUBA相关话题全网浏览量(播放量)超过22亿,全网话题上榜数量达43次……它不仅作为一个篮球联赛,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、一个大型媒介事件、一种教育方式深入人心。
2022年12月30日,龚培山先生因病辞世,享年93岁。